阅读历史 |

第207章 昆仑神话奥秘三(1 / 2)

加入书签

高级导游徐兰总经理说——

神话是一个民族永远的精神故园,是我们民族灵魂永不枯竭的力量之泉。当一个民族文化中缺少了神话文学独特的光彩与魅力;缺乏它那无与伦比的诱惑力时,往往很难使人滋生对这个民族文化与文学的强烈的好奇与兴趣,而昆仑神话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就承载了这一切。

虽然,不能把神话当成实实在在的历史,但是,神话却是历史的一种折射,是人们在无法用文字记载的情况下对历史的一种特殊记载和表述方式。尽管神话故事看似非常离奇、虚无渺茫;想象夸张,或许荒唐,但它与历史已发生、发展、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的人类生活密不可分。尤其人类处在无文字的原始时期,对已经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只能口头相传,这是当时唯一记载历史的方式和方法。

刘傻子教授说:“昆仑神话的主体内容和基本表现形式有:一是流传在民间的各种各样的神话故事。二是渗透到人类生活中的诸多习俗。三是不断出土的诸多文物。四是大自然中残存的岩画、奇石、山川湖泊。五是存留在寺庙、道观中的壁画、雕塑。六是由人民群众代代传承的民间文艺和民间艺术。如歌谣、木刻、版画、雕塑、皮影、绘画、戏剧、民间曲艺、山歌等。七是通过大自然显现的各种美妙的气象、奇观。八是传承在民族心理、意识中的神话故事或片断,如梦幻、理念、理想、向往、追求、寄托、希冀等。九是通过戏剧、歌舞、电影、电视等手段展示出的神话故事,如电视剧《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王杰会长说:“昆仑神话至今富有强劲的生命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从其文化内涵、历史阶段、人文特色上看,昆仑神话这个文化大系是由若干个基本的神话体系组成。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是作为世界创始的盘古神话;作为生命起源,人类形成的女娲、西王母神话;作为开拓创新为特征的伏羲神话;作为统一而战和治理、发展社会为特征的炎黄神话;作为向更高文明过渡为特征的颛顼帝喾神话;作为以修行成佛为特征的佛教神话;作为以修炼成仙为特征的道教神话。”

高级导游徐兰总经理说:“又说昆仑山有西王母的瑶池,到处是结有珍珠和美玉的仙树。有的书籍还说它是黄河的发源地,黄河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摇篮,因此昆仑山在古人的心目中一向被视为了不起的大山,起初人们并不知道它的确切位置,后来通过与西域交往,在新疆于田一带发现了玉石。皇帝根据古代的图书,错误地认为黄河发源于美玉产地昆仑山北麓,于是便把河源所出的山叫做昆仑山。”

徐兰以前来过昆仑山,她比较注意昆仑山的信息。她说:“玉珠峰、玉墟峰均为青海省对外开放的山峰,是朝圣和修炼的圣地,1990年推出昆仑山道教寻祖旅游线。1992年以后,来自世界各地登昆仑、寻根问祖、顶礼膜拜的炎黄子孙组成的寻根团多达上百个,有的台湾同胞连年在昆仑修炼,每年达数月之久。后又带家人进山朝拜,并投资兴建祭坛,十分虔诚。”

刘傻子教授补充说:“近年来,我国地质工作者在昆仑山中发现了面积达一万平方公里的岩溶地貌。这片岩溶东起莫诺马哈雪峰,西止阿奇格库勒湖,长350公里,宽20~30公里,岩溶地带山势峥嵘,形态多奇,有的石峰像祭天神坛,有的似群象、苍龙、卧虎,还有的溶沟形如甬道、走廊、长亭。其景色大可与云南石林、广西岩溶媲美。”

刘傻子教授说:“槐江山向西南四百里的地方是昆仑山,是黄帝在下界的都邑。昆仑山由神陆吾主管,他还管理着天上九域。有一种鹑鸟,它管理黄帝的各种器具和服饰。山上有一种名叫沙棠的树,形状同棠树相似,黄色花朵,红色果实,果实的味道像李子,但没有核。沙棠可以用来防御水灾,如果人们吃了它的果实就不会淹死。山中的薲草形状像葵,味道像葱味,吃了它可以解除疲劳。河水发源于此,向南流去,然后再向东流入无达。”

徐兰说,赤水也发源于此,向东南流去入汜天之水。洋水也发源于昆仑山,向西南流入于丑涂之水。黑水也从昆仑山中流出,向西南流入大杅。这里生长着很多奇异鸟兽。形体象虎一样的陆吾神,说就是《海内西经》中的开明兽。《海内西经》中说,昆仑开明西北皆有凤凰。

武术协会会长林正说,他看过相关昆仑山的介绍,他早就仰慕昆仑山,没有想到,今天有机会到此一游。他说,天上仙界山外有山,五色云雾缭绕其间,一派巍峨神圣之景。

中医协会会长王震东说,我喜欢华夏神话,仙界之中有八处最大宫殿,依次为“碧玉堂”、“琼华宫”、“悬圃宫”、“阆风巅”、“天墉城”、“紫翠丹房”、“玉英宫”和“昆仑宫”,众仙居于其中,各司其职。昆仑山脉位于天上仙界的正下方,自古有通仙之路,被人间奉为圣山。

刘傻子教授说,古人尊昆仑山为“万山之宗”、“龙脉之祖”、“龙山”、“祖龙”,因而编织出了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妇孺皆知的《嫦娥奔月》、《西游记》、《白蛇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