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3.不要讳疾忌医(2 / 4)

加入书签

。”许乘月无奈地说。

这丫头什么都好,就是总有些放不开。许乘月觉得自己也不吓人呀。

“……许娘子,我阿耶是个厨子,他在天香楼做工,他们店主觉得你的菜很好,想跟你合作。”薛珍瑞终于说完了,松了一口气。

没想到这些商人还真是嗅觉敏锐呀,这么快就找上门来了。第一册才刚发完呢。

许乘月没打算拒绝,因为她详细写出菜谱的目的就在此,要是能把这些丰富的烹饪方式普及到大唐。

以此丰富大唐人民的饮食,激励这些酒楼食肆把菜做好吃。

那她以后吃饭不用愁了,直接出门买就好了。

不用再费劲地在自己家做,虽然她只是动动嘴,只需要吩咐两个婢子做就可以了,但那也是挺麻烦,而且浪费时间。

更何况还能给自己增加一笔收入来源,何乐而不为。

约定好时间,许乘月第二天午时去了薛家。

店主为了不给她留下坏印象,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经过薛珍瑞介绍之后,双方见礼落座。

“明人不说暗话,许娘子,某有话直说了,此次前来是想请问许娘子可否将这大盘鸡交由天香楼来做。”店主是个利落的性子,开门见山。

“店主说的可是独家授权?”许乘月惊讶地问道。

没想到唐朝的商人就有这么长远的眼光了。

“独家?许娘子这词用得贴切。当然天香楼也不能让许娘子吃亏。某许诺从这道菜的利润中分出两成给许娘子。”

这么大方,许乘月狐疑。

“店主可还有什么要求?”许乘月问道。

“许娘子敏锐。”店主夸赞着,“可否请您为鄙店写点东西,说明天香楼是由您指定的,某会把它挂到酒楼的大堂里。”

许乘月明白了,这不就是想用她的名气来进行宣传嘛!互惠互利的事,当然没必要拒绝。

双方的洽谈非常顺畅。

之后大盘鸡才正式在天香楼售出,成为他们的招牌菜,再加上有许乘月名头的宣传,来往的客人络绎不绝。

大盘鸡成了风靡洛阳的一道新的名菜。

“不愧是天香楼,月明大家真是大方,居然愿意把这么宝贵的食谱给公布出来。”

“谁说不是呢?衬得那些整天遮遮掩掩的世家小气极了。”

“不过你说这道菜的名字哪个比较好呢?是大盘鸡还是红萸点金风?”

“当然是大盘鸡,这名字多接地气,一听就是在大盘子里放着的鸡。”

“那红萸点金风还是郑国公给起的呢,一听就有世族风范,很雅致啊!”

有人就这两个名字的称呼争论了起来。

不过这些都与许乘月无关,她此时在为另一件事烦恼。

.

杏林药铺的林大夫非常纳闷儿,原因不外乎是店里的客人最近变多了。

要说客人变多了是一件好事,药铺里能挣的钱更多了。然而毕竟是药铺是林大夫的,他不能说盼着客人生病。

这些客人的病症非常相似。

不是腹痛,口舌生疮,就是那个地方疼。

这让林大夫非常纳闷,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传染症,他还准备诊断一下,让大家引起重视,控制传染源什么的。

结果一问发现他们原来都吃了那道什么叫做大盘鸡的菜,里面含有大量的茱萸。

这不是胡闹吗?

茱萸那么辣,平日里大家饮食清淡,怎么可能受得了那种辣味儿。

吃得多了不口舌生疮才怪,他急忙开了一些清热败火的药,供有需要的直接来买,并且建议他们不要再吃了。

被他叮嘱的客人俱是唯唯诺诺地应是。

然而隔了一两天之后,照旧走进他的店铺买药,嘴里还说着,“林大夫,我知道我不应该的,可是我实在忍不住啊。”

林大夫被这些不听医嘱的病人气得大动肝火。

不光是林大夫注意到了这件事,也有别的有心人注意到了。

.

先前山海报大获成功的事引起了其他许多家书肆的注意,书的内容他们不能抄,这报纸的形式,他们当然可以学习呀。

于是继山海报之后,其他各种五花八门的小报横空出世。

他们虽然不像是山海报办得那么好,内容有精彩的,有优质的,但是照猫画虎,也办得有模有样,成为了山海报的代餐。

就有这样一份小报,刊登了一篇文章。

说是近日来发现有一道名为大盘鸡的菜,里面含有不少茱萸,大家吃了之后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症,轻一点的口舌生疮,重一点的,腹痛难忍。

这还只是吃了一点的效果,如果长期用下去,不知道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什么严重的危害,或许再过几天连命都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