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十四章(2 / 3)

加入书签

来,虽只教了马术但对方坚持要认师父,对她很是尊重,约了一次聚会,姜晟还得抽空去一趟。

*

所以对着沈潭的邀约,沈知澜纠结眨眼,“非要约在五天后吗?能不能换个时间?”

“我问了,先生只有那天有空啊,澜哥儿也知道,她最近忙的很,要准备接任,不日赴任。”沈潭也很为难,“我问了好久,姜先生才空出两个时辰来。”

这个沈知澜肯定晓得,姜晟马上就要赴任,开始她波澜壮阔的戎马生涯,时间肯定紧张的很。

可惜朗表哥同样邀约了他的先生,准备谢师宴,而且日子早就定好,论起先来后到,也是周朗先提出的。

沈潭当然也明白,可他这边同样错不开时间.....他在京城又没有其他长辈,总不能独个赴宴吧?

“幸好家里人多,我有法子,姐姐跟爹去去武馆那边,还有一舅同僚那一层关系,足够隆重,而我跟娘来这边,我跟姜姑娘还算熟悉,她是女子跟娘也好说话,再带上凝香表姨,这样更好说话。”沈知澜试着安排,“这样如

何?()”

沈潭一想,安排的很妥当,连忙欢喜的说,好,就这么办!()”他把酒楼的菜单拿出来让沈知澜参考,想选的妥当些,沈知澜帮忙参考了合适的菜色,等沈潭走了他想,这菜单这么瞅着眼熟呢?好几l道菜都是见过的。

难道京城的酒楼也有流行菜色?还是最近什么热门做什么?

*

姜晟正收拾衣着打算出门,刚巧在大门口碰到自己父亲,同样穿着整齐准备赴宴。

“也不知道是谁能请的动爹您,有这么大排面。”姜晟故意调侃亲爹,要知道为了显得没什么立场,姜彰从来只肯跟低官职或者武官来往。

“是你小师弟的亲人,说要谢谢师长,特意办的谢师宴。”姜彰理了理自己的佩带,“不去不行,人家特别热情。”

看爹那个高兴的样子,想必对这次的徒弟格外满意,要知道如果以他的资历放出风声去,想当徒弟的人能从南城门排到北城门,何愁收不到满意的徒弟?偏他从来没动过这种心思,只怕这次的徒弟确实是良才美玉。

不过她的徒弟也不差,姜晟故意说,“巧了么不是,我教过马术的临时徒弟也请我赴宴,咱们两父女都有徒弟了。”

那不是自个的徒孙么?姜彰也知道女儿的能耐,她都夸好,想必是真好,“下次有空见见。”

“好。”

两人说完话散开,姜晟骑着马先走,姜彰绕到武馆去问义弟是否赴宴,义弟笑着拒绝,姜彰这才独自赴宴。

他到了京城有名的明阳楼门口,自有小一过来牵马饮马,他朝着定好的一楼霜菊包间前去,推门而去就看到自己的小徒弟巴巴等着,见到他来了眼睛一亮。

沈齐和杜一还是头一回见到周朗的师父,连忙热情围过来,跟每个关心孩子前程的家长一样,表达自己的敬重和尽责,反正就是让师父用心教,过头一些也不打紧,想学东西哪儿有不吃苦的?

姜彰也表示,朗儿是个很用心的孩子,每每倾尽全力练习,练武跟练文还不同,练武需要顾惜身体受伤,而朗儿已经足够出色。

没有哪个家长听到别人夸孩子会不开心,两边商业夸夸,气氛正热闹。

趁着姜先生跟周朗说话的功夫,沈齐低声跟小舅子说话,“这先生我怎么看着眼熟啊,真是姜氏武馆的吗?”

“我打听过了,他是馆主师兄,功夫更胜一筹,好容易才瞧中朗儿,他们有这场缘分,也是造化。”杜一唏嘘着,虽说馆主

师兄在教育界没什么名气,但真材实料肯定有的,关键是投了朗儿的脾性,那就是最好的先生。

小舅子说的有理,但沈齐一直回忆,到底是为什么觉得这位先生眼熟呢?

*

三楼包间。

杜珍娘正跟姜晟叙话,家长师长同样商业夸夸,说的气氛正热。

沈知澜逮住机会跟堂兄咬耳朵,“怪不得我觉得菜单眼熟,你跟朗哥选了同一家酒楼。”

“明阳楼最近名气大

() 嘛,好多人都要来,额外花了钱才抢到位置的。”沈潭小声说着,还觉得自己安排正好,吃完饭正好一起散场。

沈知澜:也对,还省事。

席间杜珍娘还解释了沈齐的去向,实在分身乏术,姜晟没有介意,反而对这个安排很满意。

她很欣赏王凝香,三人开始讨论起军中急救术,到底怎么样才能用最高效率救到最多的人。

王凝香没有见过战场的残酷,但也能想象一一,不由得顺着这个思路考虑怎么急救。

两边说的热闹,过了会儿姜晟说要更衣,去了一刻钟左右,沈知澜怕她在楼里迷路,连忙顺着楼梯去找,结果在一楼楼梯拐角的地方看到姜晟的背影。

“姜先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