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六一章(2 / 3)

加入书签

里寻思来寻思去,就是没懂上头到底是什么意思,还让他把所有的策划都收上去,这算满意还是不满意呢?

心里迷惑时,正好看到宗学里下学,满登登的都是孩子们涌出来,叽叽喳喳,热热闹闹,让人看了也不自觉欢欣起来。

宗令一抬眼就看到挤在孩子堆里的沈知澜,给人分糖块的沈知澜,连忙招手让他靠近。

沈知澜分完手里的枇杷糖,见宗令叫他,连忙擦干净手,贴到马车下,“宗令爷爷叫我?”

“找你问问学堂的事情。”

于是沈知澜上了马车,跟宗令说起最近的变化。以前学生专心学习四书五经,有人对这些不感兴趣也只得硬着头皮学,自从搞过年末汇报演出和运动会,各人都发掘出自己的爱好,把精力放到这方面,进展不俗,还出了两个擅棋和擅画的,正一门心思琢磨这个。

反正他们不冲着仕途经济使力,干什么都行。

宗令听得顺耳,突然想起什么,“说起来,前段时间的招贤令,我怎么没看到你去参加?”

() “我?()”沈知澜指着自己,我去抢这个干嘛?专业有专攻,做生意的事还是让商人来做更专业吧?()”

“可同样还有偏方治大病的说法,行外人或许一下能发现漏洞呢?”宗令还真的好奇他会有什么想法的。

沈知澜想了想,“买东西,无非就是八个字,人无我有,人有我有,再细细挖掘一下各个顾客的爱好,老人要养生,中年要健体,小孩要益智,就朝着这些努力呗。”

宗令一听,发现居然跟田商人的法子不谋而合,可见这孩子也是认真思考过的,随口都能说出切实可行的法子。

宗令突发奇想,“要是我还想要一个更好更赚钱的法子呢?”

“嗯,爷爷家里缺银子花了?”不至于吧?感觉几代积累,宗令肯定不缺银子花,就算是正常的庄子铺子收入,已经足够支撑平时消耗。

难道也跟贾府似的,入不敷出?

沈知澜甩甩脑袋,就听到宗令继续说着,“银子这东西嘛,谁也不嫌多,再多都能消耗完。东边发了水灾,倒了许多堤坝和桥梁,正需要重建,还有很多的老旧桥梁需要检修,南边有虫灾,今年的收成估计是没了,朝廷还要发赈灾粮下去,西边闹马匪,北边的武器也该检修了,要收回旧的发新的。几百万两的银子听着多,倒下去连个影儿都听不见。”

宗令说这些,沈知澜不自觉感叹,“怪不得冯爷爷天天愁眉苦脸的,一文钱当成两文花,当家管钱袋子正是个辛苦活儿啊。”

宗令想起冯相扣扣索索的模样,想笑又不敢笑,当真是受不了。

好容易才把笑意忍下去,宗令才说,“要是能从哪儿赚到一大笔钱,能解燃眉之急就好了。”

“所以才想用新糖赚一笔?”沈知澜懂了,为什么朝廷要把甜菜生意完全收入手中,原来是冲着这个。

宗令点头。

他陷入思考,完全忘了为什么宗令突然提到这茬。

宗令耐心等了一会儿,见沈知澜还在思考,笑道:“瞧我,说这些干嘛?你也未必能想到更周全的法子。”

“其实有,但只能作为应急的法子,不能长干。”

应急,应急也行啊,宗令眼睛一亮,等着沈知澜嘴里的法子。

“您要等一等,等上三天,我想明白再来找您说,但是宗令爷爷您要答应我,出了我的口,入了您的耳,除了上头,不能再

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东西跟戏法一样,看着唬人有趣,一旦被点破了,马上就不值钱了。”

他越是强调,宗令越是好奇,到底会有什么样的主意?引的他这么强调保密。

越是这样说,宗令越是好奇,却只能答应保密。

沈知澜心中有模糊的雏形,跟宗令聊过后连忙回到家中,理顺思路后,一一在纸上写下。

一个平稳的政权下,所有人才有好日子过,而维护政权少不了银子,他这个主意缺德些,那就缺德吧。

是时候让古人见识见识,智商税的威力了!

() 这三天沈潭就见着弟弟有种莫名的亢奋,眼睛发红眼底发青,但整个人有种说不清的激动感,他在沈知澜的眼前晃了晃,“这几天天热没睡好?”()

确实,这么明显?沈知澜揉眼睛,只觉得眼睛一阵酸涩,大概是夜里点灯写方案,光线不好罢。

?想看明照万里的《闲散宗室八卦日常》吗?请记住[]的域名[(()

“等过了今天就没事了。”沈知澜搂住怀里的纸张,做好了准备。

*

宗令很期待今天的约定,但他没去打扰沈知澜上课,反而耐心等到他下学,这才命人把他接到郡王府,在书房见人。

沈知澜迈进门槛时,深深吸气,他来过郡王府这么多次,还是头一次进内院的书房,可见宗令当真是把他当自己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